新闻动态

展会播报

产品目录

新闻动态

首页 > 新闻动态

搅拌站冬季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

更新时间:2017-12-21 15:13:00点击次数:2345次

搅拌站冬季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

新型建机

冬期是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季节,而且有明显的滞后性,因为混凝土冬期施工工程与常温施工迥然不同,从混凝土生产到施工养护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,都要采取相应的保温防冻、防风、防失水等措施,尽量给混凝土创造良好的生产施工养护环境,使混凝土早期不受冻害,能不断凝结、硬化、增长强度以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。

1.1保证水泥水化反应是关键

混凝土拌合物浇注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,直至获得最终强度,是由于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。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与混凝土本身组成材料和配合比有关外,还与外界温度密切相关。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,强度增长加快,而当温度降低到0℃时,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,逐渐由液相(水)变为固相(冰),这时参与水泥水化作用的水减少了,水化作用减慢,强度增长相应变慢。因此如何保证水泥水化反应是混凝土冬期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。

1.2防冻剂作用机理

目前市场上的混凝土防冻剂多为复合型,其组成包括早强组分、引气组分、减水组分和防冻组分。当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完全变成冰,也就是完全由液相变成固相时,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,此时混凝土的强度不会再增长。防冻剂的作用在于降低拌合物冰点,细化冰晶,使混凝土在负温下保持一定数量的液相水,使水泥缓慢水化,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,从而使混凝土达到抗冻临界强度。

1.3低温混凝土强度增长比例

当温度低于5℃时,与常温相比,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。据经验数据统计,在5℃条件下养护28天,其强度增长仅能达到标养28天的60%左右。这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要比15℃条件下延长近3倍,因此为满足施工进度要求,必须采取特殊的措施使混凝土强度能够较快地增长。

1.4混凝土冻害

当温度降至0℃以下时,特别是温度下降到混凝土中液相冰点(新浇筑普通混凝土内部液相冰点温度一般为-0.3~-0.5℃)以下时,混凝土中的水开始结冰,其体积膨胀约9%,此时混凝土内部结构可能遭到破坏,称为混凝土冻害。其宏观表现为混凝土强度有损失,其他物理、力学性能也将遭到损害。因此,冬期施工的混凝土,使其受冻前能尽快达到混凝土抵抗冻害的临界强度至关重要。

1.5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

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在《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》中有下列规定:采用蓄热法、暖棚法、加热法等施工的混凝土,采用硅酸盐水泥、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,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设计强度的30%,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、粉煤灰硅酸盐水泥、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、复合硅酸盐水泥时,不应小于设计强度40%;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-15℃时,采用综合蓄热法、负温养护施工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4.0MPa;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-30℃时,不应小于5.0MPa;对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C50的混凝土,不宜小于设计强度的30%;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,不宜小于设计强度等级的50%;对有抗冻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,不宜小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0%;采用暖棚法施工的混凝土掺入早强剂时,可按综合蓄热法受冻临界强度取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