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混凝土行业大洗牌,智能化转型成唯一出路

来源 :

发布日期 : 2025-06-17

2025年的混凝土行业,正经历一场残酷的生存淘汰赛。行业内部数据显示,去年混凝土企业亏损面已突破30%,利润总额暴跌40%,而今年预计三成中小搅拌站将彻底退出市场。曾经依赖房地产高速发展而遍地开花的搅拌站,如今在订单断崖与政策铁腕的双重夹击下,陷入集体焦虑。

 

一、行业寒冬,三重危机绞杀中小玩家

 

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,直接切断了混凝土行业的“输血动脉”。  大量搅拌站的客户结构发生根本性逆转——从大型基建项目和品牌房企,退化为资金薄弱的中小承包商和私人散户,与此同时,环保政策的重压让中小企业喘不过气。

北京市四部门联合发布的绿色生产专项检查通知明确规定:未达标的搅拌站将被责令整改,且要求核心区域率先淘汰国四以下运输车和国二以下非道路机械。单次环保改造成本动辄数百万元,对利润微薄的小厂无异于天文数字。

 

二、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革命,逼出生存新路径

 

面对生死考验,行业领军企业正通过智能化革命杀出血路。中国二十二冶雄安容西混凝土搅拌站凭借1个平台+2个系统+N项技术”的智能架构,获评行业最高荣誉——三星级智能工厂认证。  其全封闭生产线配备地源热泵和集中除尘系统,实现固废、废气、污水“零排放”,颠覆了传统搅拌站高污染的形象。智能化最直接的效益是人力成本断崖式下降。

根据《“十四五”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实施方案》,混凝土行业正加速消纳工业固废,2023年全国累计使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超3亿吨。将尾矿、煤矸石等转化为再生骨料,既满足环保要求,又使原材料成本降低18%-25%,成为精明企业的生存秘籍。

 

三、行业洗牌的本质,是价值链的重构

 

当前混凝土行业的深度调整,表面看是政策与市场挤压的结果,实质是产业价值逻辑的根本变革。那些依赖土地违规使用、设备超期服役的落后产能,在开工率不足20%的寒冬中注定淘汰。而活下来的企业正构建全新竞争壁垒。

 

四、黎明前的黑暗,谁将看到明天的太阳?

 

2025年注定成为混凝土行业的分水岭。中小搅拌站的求生之路已十分清晰:抱团组建产业联盟共享环保设施,接入云平台实现轻资产智能化,聚焦细分市场如特种混凝土避开红海竞争。

行业洗牌从不同情弱者,却永远为转身者留门。当环保合规从负担变为竞争力,当数字神经取代人工调度,那些穿越寒冬的混凝土企业,正在浇筑中国建造的新地基。